见利不让、寸功必争,这是被相声《五官争功》嘲讽的世态。不过,在观察和描写景物时,五官必须争功,才能看出美来,写出活来。五官,指眼耳口鼻舌。争功,指眼睁、耳听、鼻嗅、舌尝、肤触,争前恐后,视角全开。这样,景物和人就不是隔着的,而是人在景中,景在心中,意在笔下。课文《雨的四季》就是这样写出来的。“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象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这一段写春雨。看,是我们认知事物的最常见的方式,也常常是第一步。所以,写春雨先写视觉所见。看见了颜色:树叶的青黄,花苞的昏黄,水雾的七彩;看见了形态:花苞摆动,叶子萌发,水珠滴落,水雾弥漫,小草翻动。伴随着看,我们的耳朵也在打开,形和声常在一起,便是形声兼备。“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这描写的是雨打小草的声音,是春天特有的声音。鼻子也开始翕动:“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然后呢?当空气诱惑着嘴巴,也许,一个忍不住,作者就去尝一尝雨的味道了呢。什么味道?哈,藏在了作者的心里。“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当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在描写夏季的雨时,作者用到了触觉,雨水当头浇,让“耳朵有些痒嗦嗦”,啊,读来,也让人的心里痒嗦嗦的。就这样,五官争功,四季的雨被写活了,有声有色,有香有味,有温度,有情感。五官争功,文为赢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slgy/11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