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古代诗歌意象总结之春雨
今天梦像菌这里,下起了今年第一场春雨。给大家介绍一些带有春雨意象的诗句吧~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出自陆放翁的《临安春雨初霁》。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一开头,陆游说,近年来做官的兴味薄的像层纱,谁又让我自己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了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我的书法练的字字有章法,晴日一个人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这首诗,抛却诗人的身份。我们能感觉出来,诗人除了描写春景外,更流露出“世味薄似纱”的感伤,和“闲作草”、“细分茶”的无聊与无奈。这个时候,大家可能问了,有时间,有闲钱,天天悠哉悠哉的,练练书法,品品茶,多有小资情调,多惬意啊,有啥可郁闷的,还嫌弃无聊了?结合一下诗人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大家就都懂了。陆游当时生活的环境是什么样?南宋,那个被其他少数民族追着打,最后偏安一隅的南宋。陆游是什么人?一个写的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临死都惦记着国家收回失地的热血男儿。咱带入一下情境。你满怀一腔热血,想为国家做点啥,没想到奸臣当道,你因为太有才了,被排挤的不要不要的。渐渐你年纪大了,对官场不感兴趣了。这个时候皇帝给你个职务,明知道没什么用,又必须颠颠跑去京城等着皇帝召见,去应付官场上的那些人,只想赶紧完事回家。可真的是憋屈无奈。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节,降临在万物萌生的春天。伴随春风,悄悄进入夜幕。滋润大地万物。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本诗把春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得传神。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它的确很“好”。颔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仍然用的是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在人们酣睡的夜晚随风“潜”入,无声地、细细地下。紧接着“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只有船上的灯火是明的。此外,连江面也看不见,小路也辨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云,地上也像云一样黑。看起来这雨准会下到天亮。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雨夜景色。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如今放眼四望,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尾联是想象中的雨后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发荣滋长起来了。所以诗人说:等到明天清早去看看吧,整个锦官城(成都)杂花生树,一片“红湿”,一朵朵红艳艳、沉甸甸,汇成花的海洋。“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诗人盼望这样的“好雨”,喜爱这们的“好雨”。所以题目中的那个“喜”字在诗里虽然没有露面,但“‘喜’意都从罅缝里迸透”(浦起龙《读杜心解》)。诗人正在盼望春雨“润物”的时候,雨下起来了,于是一上来就满心欢喜地叫“好”。第二联所写,是诗人听出来的。诗人倾耳细听,听出那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只为“润物”,不求人知,自然“喜”得睡不着觉。由于那雨“润物细无声”,听不真切,生怕它停止了,所以出门去看。第三联所写,是诗人看见的。看见雨意正浓,就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自己的态度也决定了意象的含义。查过一部分资料,你会发现春雨这个意向一般指代性,引申义不强。更多的是用来作为环境的描述。是雨润万物,还是雪雨交加,在诗歌意象里不是特别难理解赏析。今天先介绍到这里啦~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slgy/11791.html
- 上一篇文章: 部编七上课文全解之雨的四季
- 下一篇文章: 读雨的四季,看五官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