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是大自然常见的现象,也是千百年来文人喜好吟咏的对象,雨承载着文人的情思,有时灵动,有时忧愁,在文人的心境中,总是会有不同的呈现形式。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古代诗词中的雨。1、《定风波》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在苏轼眼中,雨是挫折,是磨炼,是人生的垫脚石。2、《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首诗是杜甫难得一见的在比较快乐的时候写下的作品。诗人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由于当时杜甫定居在成都草堂,过着农民般的日子,所以当雨来临时,诗人内心是喜悦的,因为雨可以滋润庄稼,利于耕作。3、《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在李煜眼中,雨是忧愁,那种忧愁痛彻心扉,痛入骨髓,每当听到连绵不断的雨声,故国总会浮现在自己眼前,挥之不去,徒增伤感。4、《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这首诗已入选初中一年级语文教科书,是赵师秀最著名的诗作。诗人以动衬静,用雨声衬托环境的静谧,也表现出诗人当时内心的无可奈何和烦躁不安。因为这绵绵不断的夜雨阻止了友人前来践约,夜深不寐,足见诗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最后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意蕴悠长,构思巧妙。5、《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这是诗人被罢官回乡时在家乡所作,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日夜思念报效祖国。诗人收复国土的强烈愿望,在现实中已不可能实现,于是,在一个“风雨大作”的夜里,触景生情,由情生思,在梦中实现了自己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愿望。6、《永遇乐》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全词豪壮悲凉,义重情深,放射着爱国主义的思想光辉。词中用典贴切自然,紧扣题旨,增强了作品的说服力和意境美。其中,雨在词人心中是无情的时间,时间可以把一切事物毁灭,亭台楼阁只是过眼云烟,而时间唯一能留住的便是那份爱国之情和豪迈气概。7、《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这首词以“伤春”为主题,将雨比作愁,化抽象为具体,在对春天易逝的惋惜的背后,就隐藏着对时光年华逝去的感叹,对生命、爱情乃至一切美好事物之短暂易逝的一种悲哀。8、《声声慢》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是多愁善感的,在她的眼中,雨是忧愁,结合这首词的时代背景,可以推测词人当时不仅仅是为丈夫而忧,为自己而忧,也应该是为国家而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tslg/10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