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语文期中模拟考试全解析,轻松拿到好成
1.七上语文期中模拟考试全解析,轻松拿到好成绩,高分不是梦! 电子文稿获取,见下图 (时间分钟,满分分) 一、基础知识运用(27分)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8分) 载着希望,乘着梦想,我们跟随朱自清探寻春的足迹。有的说春在润湿的空气里(),有的人说春在鸟儿的宛转的曲子里,又有的人说春在()的笛声里与春风流水应和着,还有的人说春就如小姑娘亭亭玉立,楚楚动人,而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截然不同。他没有春的(),夏的粗犷,秋的(),冬的咄咄逼人,而是充满温情的。人们徘徊在古老的济南,澄清的河水,秀气的小山,蓝光的天空,这些景象从不同角度完美地展现了冬天的济南,这真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喜爱之情花团锦簇。 1.依次填入文段括号内的词语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liàng嘹亮骄媚静谧nì B.酝酿liàng瞭亮娇媚静谧nì C.酝酿niàng嘹亮娇媚静谧mì D.酝酿niàng瞭亮骄媚静谧mì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亭亭玉立B.截然不同C.咄咄逼人D.花团锦簇 3.将“春就是一幅幅充满古典情韵的水墨画,美不胜收。”一句放入文段,衔接最恰当的是() A.B.C.D.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把“完美”改为“完全”B.在“济南”后面加“的美丽” C.把“完美”改为“完整”D.把“展现”改为“体现” 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史铁生——当代作家——《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 B.海伦·凯勒——美国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C.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D.老舍——现代作家——《踪迹》《欧游杂记》《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6.用课文原文填写。(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表达对远方朋友思念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将不同景物巧妙结合,从正反两面烘托出游子内心的凄楚悲怆。 (4)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4分)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来到新的学校,认识新的同学。为增进友谊,使同学们尽快找到知心朋友,七年级(1)班决定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围绕此次活动,班级开展了一节主题班会,同学们一致推选你作为此次班会的主持人。请你围绕主题,设计一段精彩的开场白。 (2)依照示例写句话,以表达你对友谊的感悟。 例句:发谊是一缕轻柔的春风,让人温暖舒造。 仿写:友谊是____,______。 8.名著阅读(6分) a.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据说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时竟会忘记戴领结;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 b.她生的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c.他是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带着大眼镜。 (1)在上题所描述的人物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喜欢他(她)?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在《无常》一文中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_____________,黑无常又叫:____________。 (3)《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姓名,将“肉麻当作有趣”“污蔑了古文,教坏了后人”。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5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唐)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径的地点,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B.颈联既写景又点明时令,写出时序交替、匆匆不待,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哲理。 C.尾联用设问的修辞巧妙道出思乡之情。 D.全诗写景逼真,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10.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本诗颔联两句所展现的景象。(3分) (二)阅读下面文官文,按要求回答小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管宁割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①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②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选自(世说新语·德行》) (注释:①乘轩冕:穿着礼服,坐着有围棚的车。②废书:放下书。 11.解释句中加点字。(4分) (1)陈太丘与友期行 (2)太丘舍去 (3)相委而去 (4)宁读如故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3.本文出自《世说新语·方正》篇,“方正”指那些品行?甲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3分) 14.乙文中的华歆其实是一位善始善终,德行不错的名士,但这篇短文中管宁却不愿意和他交朋友,你能站在管宁的角度说说“割席”原因吗?你在同学中选择朋友有标准和原则吗?请说出1-2条。(3分)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课文节选,完成下面小题。(10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15.下面文字对本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作者着重强调了“单是”后面的内容。 B.作者在本段中详写了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略写了短短的泥墙根一带。 C.作者通过对园中各种事物的描写,表现了文中的“我”对百草园的喜爱。 D.百草园对于当时年幼的“我”来说,是探索的宝地,是自由自在玩耍的乐园。 16.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文段运用了较多的修辞,选你感受最深的一种,先摘出例句,指明修辞手法,再说说例句修辞的表达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分) 小区的那个鞋匠摊 徐廷华 ①许多事留在了春雨秋月里,没了影踪,我对家门口的这个鞋匠摊,却常有着别样的亲切。 ②认识他已有十多年了。第一次接触是给我的一双皮鞋后跟钉个掌。那时他年轻,也就三十出点头,头发乌黑发亮,人称他小宋。殊不知他已是有一个五岁娃的父亲了。他和妻子从安徽老家来这个城市谋生,租住在一户人家搭起的狭小的坯子里。只要是无雨晴天,从白雪斑驳的冬季,到青枝绿叶的夏天,他都会早早地在小区沿河的人行“安全岛”放上几张小矮凳,摆起了鞋匠摊。煦阳初照,绿树成荫,鸟雀喟啾,环境倒也不错。在酷热的夏天,他会在鞋摊前撑起一把大大的太阳伞。别看这不起眼的鞋匠摊,生意倒挺好,我每次路过,总能见到几个客户在修鞋。有时天色已很暗了,他还在干活。 ③那次钉鞋掌,小宋给我留下一个初始的好印象。“要皮的还是铁钉的?”他问。“随意。”我说。他打量了我一下,“你这年纪,就钉铁钉的吧,虽然走路有点响声,不过显得有精神。”我笑了,心想,他挺会说话的,总以为是他的生意经,收费时却没见他多要。 ④以后家里只要鞋出了“问题”,我都会去找他。图他手艺高、态度好、价格公道。我们渐渐熟悉了,话也就多起来。 ⑤一次,我又拎着一双皮鞋去找他。他接下活,望了望,要我傍晚来拿。我刚好也有急事要去办,匆匆离去。夕阳西坠时,我去他鞋摊取鞋,鞋已修好了,鞋边还缝了一圈暗线,似乎还擦了鞋油,轻光雪亮,像新的一样。趁着这时人少,我们聊起来。 ⑥“怎不在老地方了?” ⑦“嗯,这几年建设文明城市,沿河一溜排改建了绿化带,栽了花草,有石凳、石椅,还添了不少运动器具,好让人小憩时锻炼锻炼。社区就给我安排在这儿落地。” ⑧“还住老地方?” ⑨他把鞋交给我,笑了,“娃大了,快中学毕业了,租了间房,宽敞些,比过去好些。” ⑩后来我听周围邻里夸小宋一家,才知道这夫妻俩挺能吃苦,小宋修鞋,从不宰客,厚道得很。他妻子替人家做钟点工,接三四家的活,把人家的家当自己的家,搞得干干净净,还要忙自家的事,一刻不得闲,真是眼睛一睁,忙到天黑。娃也拉扯大了。娃很懂事,常帮着他妈妈做家务。 ?又过了几年,我裤腰的皮带断裂了,想起小宋摊位上有皮带,就过去买一根,也算给他点支持。他帮我选了一根,还替我系上,打量一番,觉得有点松,又在皮带上打了个眼,再系时不紧不松。我很满意,更满意的是他的为人着想。 ?我们闲聊时,他好像有点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跟我说:忙了大半辈子,上个月买了套二手房,五六十平方米,娃明年就要考大学了,个头长得比自己还高,得给他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说着,他指着河对岸靠马路边的一幢楼,说那五楼就是他的家,阳光正斜斜地照在阳台上,光灿灿的。 ?这时又过来一个修鞋的,我望着小宋,他已不再是我当初见到的那个一头乌黑头发的模样了,岁月匆匆,白驹过隙,日子像水一样地流过,步入中年的小宋平顶发型下已显露出不少的抬头纹。他修着鞋,修着修着,人就老了;他也修着岁月,修着修着,幸福却溢满在他的沧桑里。这幸福是他创造的,除了他的勤劳、认真、诚信,更多的是来自他的热心、真心、爱心。难怪不起眼的鞋匠摊有那么多的回头客,生意那么红火。 18.阅读文章,请说说在“我”和小宋的接触中,他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19.请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1)说着,他指着河对岸靠马路边的一幢楼,说那五楼就是他的家,阳光正斜斜地照在阳台上,光灿灿的。(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运用的角度赏析) (2)他修着鞋,修着修着,人就老了;他也修着岁月,修着修着,幸福却溢满在他的沧桑里。(从句式、语言 20.文章第⑩段写周围邻里夸奖小宋一家的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21.请联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段表露出“我”怎样的情感。(3分) 2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小宋的人物形象。(3分) 三、作文(50分) 23.根据要求作文。 幻变为金色花的孩童,一句“我不告诉你,妈妈!”却读出了对母爱的不尽依恋;孤独的小王子负气离开玫瑰花,沉默无语中也道出了他多么渴望爱;面对摔碎的布娃娃,浸满泪水的海伦·凯勒多想告诉她心里无尽的悔恨…… 同学们,在你们成长的生命历程中,一定也有着不想说,却又有着不尽言说的欢乐、伤感、悔恨等等的感受吧,那么,现在请以《我不告诉你,》或《我想告诉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字文章。 写作要求: (1)请选择一种称呼(妈妈、老师、同学、玫瑰花……),将标题补充完整,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2)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1.1.C2.D3.D4.B 1.酝酿:yùnniàng,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比喻做准备工作。酿:读niàng; 嘹亮:liáoliàng,声音清晰圆润而响亮。 娇媚:jiāomèi,意思是撒娇妩媚的样子。不能写作“骄媚”。 剩余62%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slgyzz/11665.html
- 上一篇文章: 乡村美景作文夏天
- 下一篇文章: 一首唐诗春夜喜雨,滋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