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你那里下雨了吗?

想起一句诗非常应景,“小楼一夜听春雨”,此诗出自陆游。

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多次到杭州,写了很多诗词,《临安春雨初霁》是其中著名的一首。

年,陆游在家乡闲居五年之后,被朝廷任命为严州知州。陆游在准备赴任时,先到都城杭州向宋孝宗辞行。他这次到杭州没有其他任务,比较轻松,在杭州会友赏景,写了十首诗。

杭州的春天,细雨绵绵,杏花盛开。陆游在一场春雨过后,写了《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首诗,看似写杭州春天的景色,其实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心绪,表达了他内心的郁闷和惆怅。

首句说,近年来世态人情已经淡泊如纱,谁让我还骑马来京城客居呢?62岁的陆游,经历宦海沉浮之后,对世态炎凉已经有了很深刻的体会。

第二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绘尽江南春的神魄”。

诗人住在小楼听了一夜淅淅沥沥的春雨,明天早上幽深的小巷里,就会有人来叫卖杏花了。

巧妙地通过巷子中叫卖杏花的声音,透露出杏花盛开的春意。

这句诗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神韵,绘出了南宋杭州街巷春天的景致和风情,给杭州留下了一幅典型的小楼深巷图,成为人们至今仍经常引用的名句。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就是在陆游的写作当中,虽然说表面所写的是杏花一般的春色,但是这种春色与上一句“世味年来薄似纱”又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虽然春天的景色如同杏花一般美丽,但是却难掩“世味年来薄似纱”的悲凉。

第三句“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写他客居无聊,铺开短小的纸斜写草书,雨后天晴在明亮的窗子下悠闲地品茶。

第四句说,不要叹息洁白的衣衫会被京城的尘土弄脏,清明节前还来得及赶回家乡。

诗人厌倦官场风尘,因为这次到杭州只是来向皇帝辞行,被召见以后就可回家。

所以,他以即将返乡来安慰自己,不必担心京城的不良风气会玷污自己的品格。

前面我们说到,这首诗表现了陆游痛苦与郁闷的心情,这一点该如何理解呢?

诗人的心中有两幅画面:金戈铁马与春雨初霁,这看起来是矛盾的,同时也是现实的。

对于陆游这样的大诗人来说,其所处的年代正值风云激荡,这个时候如果想内心没有矛盾,只有两种选择:

一种是像基层百姓那样没有忧国之意,一种是像当时的统治阶层那样没有复国之念,只图一片歌舞升平。

而陆游正处于二者之间,一方面他们没有忘记山河破碎,但是另一方面又不能亲执戈矛走上前线。因此,内心空有报国之志,但是却又没有施展空间。

于是,借助于《临安春雨初霁》这样一首诗,作者用睿智的目光穿透了临安春雨初季景色,看到了歌舞升平之下的亡国隐忧。感受到了内心金戈铁马之力,即敌不过春雨初霁的美景。

如此,陆游以其时文人日常生活细致生动的描写,将这首诗锻造成了宋诗中文人诗的名篇。

然而,在称赏这首诗的闲情雅致之时,对其背后隐藏着陆游在特定时间与空间下,形成的惆怅“无聊”情绪又不能忽视,因为这首诗确实是英雄失意的另一种表达。

最后辛苦您点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mxslgy/1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