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42句下雨古诗词
杏花春雨江南,牧童遥指杏花村已不在,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不在。 雨季是明亮的丰满,使人动情;城春草木深,孟夏草木长。 无论是疏雨滴悟恫,或是骤雨打荷叶,听上去总是有点点的哀伤与凄清。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雨,淅淅沥沥、点点滴滴,有时候也会引起淡淡的乡愁。 赌书泼茶,倚楼听雨。 日子清简如水,修心养性。 惬意,境界。 01、 春来春去何时尽,闲恨闲愁触处生。 ——宋·王禹偁《清明日独酌》 春天的轮回仿佛无穷无尽,随意漫步,都能触发内心的闲适与惆怅,每一道春光都带着深深浅浅的情感痕迹。 02、 二月春花厌落梅。仙源归路碧桃催。渭城丝雨劝离杯。 ——宋·晏几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厌落梅》 早春二月,春花疲倦于落梅的告别,仙源路上碧桃争艳催促着行人的步履,细雨如线,似在渭城的酒杯中倾注离别的挽留。 03、 微雨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宋·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绵绵春雨如酥油般细腻,滋润着大地,远处望去草色若有若无,靠近细瞧才见那一抹新生的嫩绿。 04、 夜来小雨新霁,双燕舞风斜。 ——宋·万俟咏《诉衷情·送春》 夜晚悄然降下的一场小雨过后,空气清新宜人,两只燕子在微风中翩翩起舞,身影掠过倾斜的天空。 05、 云淡风高叶乱飞,小庭寒雨绿苔微,深闺人静掩屏帷。 ——五代十国·顾敻《浣溪沙·云淡风高叶乱飞》 天高云淡,落叶纷飞,小庭院内因一场春寒小雨而显得格外寂静,苔藓微微湿润,深闺中的女子静谧地垂下窗帘,独自品味这份宁静。 06、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宋·曾巩《城南》 雨水丰沛,一夜之间,横塘水涨溢满了河堤,高低错落的群山间,道路蜿蜒曲折,东西延伸。 07、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唐·王勃《滕王阁诗》 清晨,画梁上飘逸着南浦的云彩,黄昏时分,珠帘轻卷,远方西山沐浴在蒙蒙细雨之中,意境深远,美不胜收。 08、 风无纤埃,雨无微津。 ——魏晋·左思《三都赋》 清风纯净无尘埃,雨水干净不含丝毫湿气,世界在这透明澄澈的气象中展露出自然的纯净与宁静。 09、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经过雨水洗涤的翠竹更加清新雅致,微风吹过,飘逸出丝丝缕缕的清香,沁人心脾。 10、 微雨霭芳原,春鸠鸣何处。 ——唐·韦应物《东郊》 春雨之后,芳草地上润泽如新,布谷鸟的啼声从哪个方向传来,唤醒了春天的气息。 11、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芜看茗归。 ——唐·皎然《山居示灵澈上人》 雨后放晴,山路初暖,信步踏过春草萋萋之地,一路赏心悦目,最终采茶而归,此乃山居生活之惬意。 12、 类烟飞稍重,方雨散还轻。 ——唐·李峤《雾》 雾气袅袅上升,轻盈而略显厚重,恰似稍重的烟雾,又如细微的雨滴般飘洒,时聚时散,变幻莫测。 13、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 ——宋·林景熙《冬青花》 尽管江对面阳光明媚,但远山深处仍笼罩着一层薄雾,五月时节,山顶竟还残留着些微白雪,增添了几分神秘之美。 14、 漠漠萧萧,香冻梨花雨。 ——宋·吴大有《点绛唇·送李琴泉》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寒意,细雨如梨花般飘落,仿佛冻结的香气在空中缓缓弥漫。 15、 雨歇梧桐泪乍收,遣怀翻自忆从头。 ——清·纳兰性德《浣溪沙·雨歇梧桐泪乍收》 刚刚停歇的雨水洗净了梧桐的叶片,就像泪水止住后的片刻宁静,却引发了思绪的涟漪,开始回溯过往的点滴。 16、 柳絮飞时别洛阳,梅花发后到三湘。 ——唐·贾至《巴陵夜别王八员外》 柳絮纷飞的时节告别了洛阳,待到梅花绽放后便抵达三湘之地,四季变换,旅程流转,人生如诗如画。 17、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秋风席卷万里,芙蓉盛开的地域仿佛化身为一片金黄的海洋,暮雨洒落千家,覆盖着薜荔丛生的村庄,勾勒出一幅浓郁的秋韵图。 18、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 丹阳城南秋水连天暗淡,丹阳城北楚地层云深厚,景象对比鲜明,流露出浓厚的地理空间感与情感距离感。 19、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宋·徐俯《春游湖》 春雨缠绵,断桥难行,行人无法通过,此刻,一叶扁舟悠悠荡出柳荫,带来另一番春意盎然的景象。 20、 一帘鸠外雨,几处闲田,隔水动春锄。 ——宋·张炎《渡江云·山阴久客一再逢春回忆西杭渺然愁思》 透过窗户,看见斑鸠在细雨中飞翔,几片闲田泛着波纹,隔着水面,农民正握紧春锄,耕耘着新的希望。 21、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里,连绵的细雨浸润着每户人家,青草簇拥的池塘边,青蛙此起彼伏的叫声悠扬四溢,绘成一幅江南水乡雨季的恬静画卷。 22、 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宋·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手捧佳酿,试图向春告别,然而春天默不作声,在黄昏时刻,却洒落下绵密的潇潇春雨,似乎用沉默和雨声诉说着别离的情愫。 23、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宋·曾几《苏秀道中》 不必忧虑屋漏偏逢连夜雨,反倒欣然接受溪流因此变得充沛,岸边的每一寸土地都浸润得更深沉,展现出生命的蓬勃生机。 24、 雨暗残灯棋散后,酒醒孤枕雁来初。 ——唐·杜牧《齐安郡晚秋》 昏暗的灯光下棋局散罢,秋雨伴着夜色悄然而至,酒醒之际,耳畔传来第一阵孤雁南飞的哀鸣,渲染着晚秋深夜的寂寥之情。 25、 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唐·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暮色中,一只失群的大雁在空中呼唤同伴,犹豫着是否要在那寒冷的池塘边降落,画面既凄美又生动,令人顿生怜悯之意。 26、 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 ——清·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春燕未至,小院沉浸在一片幽静的阴雨之中,寂寞无声,这样的氛围唤起人们对于春归期盼而又失落的情绪。 27、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唐·李商隐《重过圣女祠》 整个春季仿佛被梦幻般的春雨所萦绕,瓦片之上,梦境一般飘洒;整日轻灵的春风,却始终未能将旗帜完全展开,营造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春日幻境。 28、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宋·周紫芝《鹧鸪天·一点残红欲尽时》 三更时分,秋雨落在梧桐树叶上,滴滴答答,仿佛每一声都是离别的叹息,叶叶相扣,声声入心,刻画了深深的秋意与离愁。 29、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 ——明·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梨花飘零,秋雨敲窗,深锁闺房的人儿忘记门外的春光,也错过了本应烂漫的青春岁月,诗意地描绘出一种遗世独立的哀婉情境。 30、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山中一夜雨的洗礼,让清澈的泉水从树梢顶端纷纷流淌而下,形成百重泉瀑的壮观景象,呈现出大自然灵动而富有生命力的一面。 31、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 ——唐·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秋雨带来的凉意透彻骨髓,强劲的秋风则让人感受到清江的清爽气息,交织出秋天独特的韵味与诗人豁达的情怀。 32、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唐·杜甫《梅雨》 滚滚长江奔流而去,蒙蒙细雨无声降临,二者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壮阔而又宁静的水墨长卷。 33、 断崖苍藓对立久,冻雨为洗前朝悲。 ——宋·黄庭坚《书摩崖碑后》 陡峭的崖壁上苍苔历历可见,历经风雨沧桑,冻雨似乎洗去了前朝旧事的悲凉,赋予历史遗迹以新生的意义。 34、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疾风骤起,刹那间卷走乌云密布,望湖楼下的湖水顿时恢复如镜,映照出天空的蔚蓝,瞬间变化的画面展示了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35、 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五代十国·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无可奈何的是早晨来临的寒雨,傍晚又起的冷风,它们交织在一起,像是时间无情推移的象征,带来了无尽的哀怨与惋惜。 36、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宋·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面对着傍晚时分狂泻而下的暴雨,它们洗刷着浩渺江天,留下一个清朗洁净的秋日世界,充满了天地间的广阔与辽远。 37、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 ——唐·温庭筠《更漏子·柳丝长》 柳丝长长,春雨细密,花丛之外,滴漏的声音悠长而连续,如同一首低吟浅唱的曲调,萦绕在寂静的夜晚。 38、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 ——宋·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清明节时分,喧嚣的雨声激荡在渡口沙滩,潮水涌动,似乎承载着人们的思念与追忆,淋漓尽致地展现清明时节的特殊气氛。 39、 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 ——五代十国·李冠《蝶恋花·春暮》 稀疏的几点雨声仿佛被晚风悄悄拦截,时有时无,月色朦胧,云朵随风轻轻飘移,描绘出春夜微妙而浪漫的雨后景色。 40、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汉·司马迁《陈涉世家》 正值暴雨连连,道路泥泞难以通行,导致行程延误,透露出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以及人力无法抗衡自然力量的无奈。 41、 青闺娟眼窥人过,翠染柔丝带雨稠。 ——明·朱栴《官桥柳色》 青砖黛瓦的闺房内,少女含情脉脉的目光偷偷探出窗外,翠绿的柳丝挂着晶莹的雨滴,宛如一幅描绘少女情怀的细腻工笔画。 42、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 ——明·陈子龙《谒金门·五月雨》 黄莺啼鸣之处,激起一阵轻快的疏雨,随着微风的摆动,洒遍整个天空,仿佛给整个五月的世界带来了一场温柔的洗礼。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mxslgy/11519.html
- 上一篇文章: 北宋史学家的一首诗,恰似一幅雨后池塘春景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