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将初春的气息透露出来的,有的时候可并不一定是动植物啊,就算是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也能从中看出春意盎然来呢。就拿苏东坡来说吧,他不仅善于撰写描述初春的诗,也善于写描述初春的词,在他的词中,也不乏妙句呢。“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这几句,就是苏东坡描写初春的又一绝妙好辞。在这短短的句子中,出现了三个与初春有关的关键词,除了“柳”和“花”以外,最重要的就是“东风”了。他巧妙地将东风比作了早春的使者,试想一下吧,整个寒冷的冬季中,绝大多数植物都像冬眠动物那样,沉沉睡去,那么,又是谁将它们一一叫醒,告诉它们春天到了呢,就是东风啊。春天的风与冬天的风是不同的,隆冬时节,西北风就像小刀子一样,会刮得人生疼,可是,春风就不一样了,都说“吹面不寒杨柳风”,那春风是最温柔不过的,可是,就是这温存的春风,当它轻轻拂过枝头的时候,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将沉睡的花草吹醒,吹得柳绿花发。如此可见,这春风,也是体现初春气息必不可少的呢。既然有了春风,那么当然,也少不了春雨了,春雨滋润大地,草木的苏醒,自然也少不了它的功劳啊。还有谁比杜甫更爱春雨的呢,看他的《春夜喜雨》就能够知道了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润如酥”的春雨,是花草最好的补给,当春雨将整个大地都滋润透了的时候,就到了万紫千红的时候了,那个时候,“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如果说春风和春雨都还是容易让人想到初春风物,那么,接下来的“春雪”,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够让人想到的吧。雪,给人的主要感受,那就是寒冷,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那种感觉,可是,其实,这春雪也是早春常见的风物呢。早春时节,天气情况还不稳定,所以,偶尔会下上一两场的春雪,原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比如韩愈的《春雪》,写的就是这样的一个场景:“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当二月初的时候,正是春天刚刚冒头之时,在刚刚解冻的田野里,诗人看到了新生出来的春芽,心生暗喜。对于一个盼春心切的人来说,这一丝春色初露,是多么让人惊喜啊。只可惜,这个时候,却突然飘起了飞雪,原来,冬天还没有走远呢,这春雪,其实就是冬天的尾巴。可是,这飞雪也未能让诗人产生沮丧的心情,他心想,刚才看见了春芽,但是还没有看见花儿啊,就把这漫天的飞雪,当成是飞花吧。于是,雪花在已经萌动春芽的草木间飞舞,在诗人看来,这正是在向他预示着春花烂漫的盛景。有这种感觉的,可绝对不止是韩愈一个人呢。李白的《公众行乐词》中,也有这么两句诗,将这样的场景,写得相当传神:“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这是一幅多么欣欣向荣的景象啊,寒冬的冰雪在梅花的幽香中慢慢地消融,而柳条却在和煦的春风中发出了嫩芽。宋人也有类似的句子:“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瞧瞧吧,在冰棱的滴水融化中,诗人感受到了,冬天已经悄悄过去,他又从柳梢的新绿中,发现春天已经偷偷回来。当然,更多的早春诗句,并不是将这些春日景物割裂开来的,在一首诗歌中,通常会同时出现多种春日特有的风物。在王维的《早春行》中,我们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这一点。“紫梅发初遍,黄鸟歌犹涩。谁家折杨女,弄春如不及。”这几句中,出现了多少与春有关的事物啊,有梅花,有黄鸟,还有杨柳,当然,那游春的女子,也应该算是初春之日不可或缺的风物呢。俗话说:“一枝独秀不是春”,同样,要是诗句中只出现了一种初春景物,也会显得有些单薄的,所以,自然要多多地描写了。看看吧,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先,他们是多么智慧,又是多么富有才华啊,他们用自己的笔墨,书写着耐人寻味的诗篇,他们用自己笔下的诗句,向我们昭示了一个美好的早春时节。中国的古诗,以最简练的文字,展现的却是最丰富多彩的景象,构筑的却是最博大精深的意境,这又怎能不让人惊叹呢?每当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我就会感受到浓浓的春意。盛夏的时候,当我读到这些诗句,便会感受到一丝早春的清凉;深秋的时候,当我读到这些诗句,便会体悟到初春那蓬勃的生命力;隆冬的时候,当我读到这些诗句,便会感觉到春日的暖意。就算偶尔有惆怅低落的情绪,读到这些诗句的时候,也会立刻受到春的感召,在感受欣欣向荣的同时,内心世界也会变得轻松、愉快。既然读诗有如此多的好处,那么,我们又为何不放下手头的忙碌,在那些精美绝伦的诗句中间,体会一回初春的美景呢?其实,又何止是初春啊,那些流传千百年而依旧魅力不衰的优秀诗词,是真正的文学瑰宝,我们能够在里头找到我们想要的任何东西。春江水暖谁先知啊?读了诗之后,你自然就会知晓。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jxslgy/10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