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癖是养鸡生产最常见的现象,引起啄癖的原
啄癖是养鸡生产最常见的现象,引起啄癖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蛋鸡啄肛、啄羽在我们蛋鸡养殖中是常见的现象,严重时给我们蛋鸡养殖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常有所谓的兽医专家说是鸡这种啄肛、啄羽现象是缺乏微量元素,导致不少我们养鸡户都被误导了。实际上,这仅是当中一个原因。导致鸡啄癖的原因之中,还有其它多种因素。 1】蛋鸡饲养密度大,舍内空间不够,运动受限不能自如,产蛋后因拥挤得不到歇息而烦燥不安,产蛋后泄殖腔难以恢复正常,造成脱肛,进而引起啄癖。 2】鸡舍光线太强,会使鸡处于高度紧张的神经系统的状况,出现烦躁不安,容易引起啄癖,把门窗的颜色涂成红色,适当遮挡门窗的光线,能减少啄肛。 3】不断喙或断喙轻,而又没有及时再次进行断喙是发生啄肛、啄羽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雏鸡7-9日龄时,就要断喙,上切去1/2,下切去1/3,开产前补断(修喙)。 4】育成期饲养欠缺。饲料中蛋白质不足,钙、磷盐含量不足或配比不当,含矿物质,微量元素不足,粗纤维不够等皆可能造成啄肛啄羽状况。 5】疾病原因,生殖道发生病症时,鸡群生理机能降低,严重时出现脱肛及啄肛现象。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输卵管炎、腹膜炎、泄殖腔炎症等病引起脱肛。寄生虫等原因导致的体表炎症,也是同样的道理,鸡自己不舒服就啄。 6】环境因素,鸡舍通风欠佳,过大的氨气浓度引起脱肛、啄肛。简单来说,假如鸡生产的环境不佳时,它的行为就会发生异常,而啄癖就是异常行为的一种表现。因此,鸡群发生啄癖之后,如无疾病因素,就要看看是不是饲养环境有问题了,比如温度、通风、湿度、光照、空气质量等是不是正常。再者环境不安静,随意合群,都会造成啄癖,鸡群受惊吓,另外鸡发生外伤易引起啄癖。 7】饲料因素,饲料营养搭配不当,过剩的蛋白质造成产双黄蛋产大蛋而引发产蛋困难引起脱肛、啄肛。饲料中不足的维生素A含量,引起角质化泄殖腔黏膜,产蛋不顺,当用力过度时造成泄殖腔外翻,引起啄肛。用发霉饲料喂鸡,引起胃肠粘膜伤害造成对营养吸收不佳,也能造成啄癖。当然,最常见的啄癖,还是因为饲料营养配比出了问题,不平衡的营养造成的。这种饲料中,可能矿物质、食盐等不足,氨基酸不平衡,维生素、粗纤维不足。这就跟养殖户通常以为缺乏微量元素类似,但情况并不完全一样。 8】育成期饲养管理差,到开产时个别鸡体重不达标,个体小,骨盆腔狭窄,产蛋困难。再比如鸡自身的因素。蛋鸡开产之前,鸡体内的孕酮和雌激素急速增长,也可能会引发鸡的行为异常,从而产生啄癖。 以上就是鸡啄癖产生的几乎所有可能性,所以,养鸡户朋友以后不要再把啄癖等同于微量元素缺乏了。 在蛋鸡生产中如何防治鸡群啄癖 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不同的品种要求不同的饲养密度,不同的日龄密度要求也不一样。 鸡舍环境要保持好,鸡舍通风要保持良好,减少鸡舍有害气体,补充新鲜空气,特别是冬季,常常为了保温忽略了通风。酷暑夏季地面不注意洒水,造成高温低湿,从而影响鸡群的生存和生产。因此,要给鸡群创造出适宜的生产环境,来保证鸡群健康和良好的生产体能,鸡舍光照包括人工光照及自然光照,光照强度及时间皆要按照饲养标准做,尽量减少阳光直射,减少舍内光照不匀。 营养配比合理,全价配合饲料所需的原料品质要优良。注意B族维生素的满足。保持合理的钙、磷比例,加工饲料时,各种原料的配比量一定要准确无误,搅拌一定要均匀。如有发霉的挑出去,并加脱霉剂。 断喙。断喙是预防啄癖的其中的方法之一,鸡群第7~10日龄时第一次进行断喙,7~8周龄或者10~12周龄进行修喙。断喙前后加VK3和红霉素3天,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 控制寄生虫病、大肠杆菌引起的外伤、泄殖腔炎症的感染发生。环境安静,不随意合群,不让鸡群受惊吓。 对个别啄肛脱肛不严重的病鸡,将病鸡挑出来,用0.1%高锰酸钾冲冼脱出部分,涂紫药水,送回体内,让病鸡在院里自由采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slgyby/10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蛋鸡养殖,如何减少鸡蛋破损率,又该如何提
- 下一篇文章: 蛋鸡产蛋期死淘率高和这些有关,做好管理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