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絮吴大玮卢海宁王导新邓旺孙同文邢丽华刘韶华王石磊罗红张晗刘嘉琳谭若铭杨敬平徐喜媛乌日娜阎锡新徐海博徐思成罗霞赵蓓蕾潘滨海滕鸿陈丽娟田野蔡莹詹庆元

单位: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医院(青岛)重症医学科;重庆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院综合ICU;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交通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新疆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

引用本文:黄絮,吴大玮,卢海宁,等.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预后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44(5):-.DOI:10./cma.j.cn--.

摘要

目的

调查中国大陆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院内死亡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非干预性队列研究。收集年3月1日至年2月28日中国大陆19家医院的20个ICU内符合柏林ARDS标准定义的老年(≥65岁)ARDS患者。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ARDS高危因素、呼吸支持数据和预后数据,描绘老年ARDS预后情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共入组例老年ARDS患者,轻度、中度和重度患者分别为15例(8.8%)、73例(42.9%)和82例(48.2%)。老年ARDS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是肺炎(例,78.8%)。在ICU住院期间,共64例(37%)老年患者接受了无创通气,其中28例(43.8%)转为有创机械通气。ICU期间使用有创通气的老年ARDS患者为例(76.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最终全部使用了有创通气。88例(51.8%)患者合并了其他脏器功能衰竭。例(61.8%)患者发生院内死亡。多因素分析提示入组24h后的序贯性脏器功能衰竭(SOFA)评分和氧合指数、入ICU前7d累积液体平衡及休克为院内存活的独立影响因素(入组24h氧合指数:P=0.,RR=0.,95%CI为0.~0.;入组24hSOFA:P=0.,RR=0.,95%CI为0.~0.;前7d累积液体平衡:P=0.,RR=1.,95%CI为1.~1.;合并休克:P=0.,RR=0.,95%CI为0.~0.)。

结论

入住ICU的老年ARDS患者住院病死率高,入组24h后更高的SOFA评分、更低的氧合指数、入ICU前7d更高的累积液体正平衡及休克会增加老年患者的住院病死率。入ICU后的前7d在循环稳定的前提下维持液体负平衡可能改善ARDS的住院存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slgy/9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