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锦如霞,最当得起这个说法的大约是蔷薇吧。

不知是谁,在汉时种下了第一株蔷薇,那怦然心动的芳香馥郁娇柔清丽之美,不动声色间就绚烂了汉武盛世及唐宋年间那些也许原本素色的岁月。

到宋时,蔷薇已盛栽于洛阳、山东、两淮、苏州、扬州等地,品种也越来越多。元代已有写黄蔷薇的诗句:“色染女真黄,露凝天水碧。”至明清时蔷薇品种更是琳琅满目,明《群芳谱》曰:“蔷薇有朱蔷薇、荷花蔷薇、刺梅堆、五色蔷薇……”

唐代诗人高骈写蔷薇:“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宋时的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想象着春雨过后,蔷薇横卧的姿态娇柔可掬,是何等的惹人怜爱……

谁曾想有一天,旖旎在唐诗宋词里的满架蔷薇,竟也成就了我儿时的一帘好梦呢。

那年春天,母亲去镇上赶集,顺带扯些布料给全家人添置点新衣,回来时却舍了自己的新衣,带回了一段带着点小刺的杆子。母亲看着父亲眼里闪过的一抹心疼,摸摸我的小辫儿笑笑说:“一件新衣哪比得上来年的一墙蔷薇啊!”还说:“那可是进过皇宫的花呢,不带回来种上多可惜啊!”

那天,父亲带着我在屋后的那堵老墙边种下了对来年蔷薇盛开的美好憧憬,母亲还拿些小竹片在扦插处围了一圈篱笆,以防鸡鸭狗儿撒欢时惊扰了花儿。

于是,来年的春天,一天不知看多少回的我们,迎来了一场叫做蔷薇花的盛宴。

藤蔓交织缠绕着爬满了老墙,一朵一朵粉白粉红的花儿如云似霞,花团锦簇拥满枝头。人站在花墙下,花叶氤氲,光影斑驳,美得像一幅静止的画。

突然风起,花儿微微侧身行礼,千万片绿叶轻甩水袖,一时间,花影缤纷,在时光小道上翩跹轻舞。

没有见过蔷薇花的人啊,都把这花开的日子当成了过节,来看花的人络绎不绝。母亲跑进跑出,一壶一壶地烧水,额头渗着细密的汗珠。她身上带补丁的碎花衣服与花儿相映,真好看。

渐渐地,左邻右舍们也都分插上了我家一样的蔷薇。每年的四月,后桥头小河两边老房子的院墙上,都泼洒着如云似霞的繁花,层层叠叠,暗香浮动。

抬起头,筛落的花影,影影绰绰;低下头,就看到那些花铺陈水中,苞瓣洇润,美好得简直不似人间。

就连那河对岸一直不和的德华夫妻也停止了争吵,双双立于花下,喁喁私语。

早起赏花,傍晚扶醉,恣意而柔软。那些日子里,总能见到母亲的发髻插着父亲亲手戴上的蔷薇花。

一场花事,令时光温柔,令岁月微醺,令人幸福得不知今夕是何年……

喜欢蔷薇,无论它身处皇室宫苑,还是落在乡野小村,始终一样地明媚热烈。

喜欢蔷薇,你来或不来,它都在这里,不喜不嗔,尽情自在地盛放。

喜欢蔷薇,因为父母喜欢,纵然霜染青丝,他们依然携手欢喜。

终于记住了——

白色重瓣的蔷薇叫“白玉堂”。紫蓝色的蔷薇叫“蓝田碧玉”。

娇媚桃色的蔷薇叫“粉团”。花开如瀑的蔷薇叫“七姐妹”。

芳香无刺的蔷薇叫“木香”。

……

每一朵蔷薇都美,每一朵蔷薇的名字里都住着线装书里的情怀,每一朵蔷薇的花蕊里都盛满了等了一个春天的念想。

我让风儿给你捎个信——

最美四月天,一起来看蔷薇花。

你不来,不许花谢。

■作者:子君■编辑:王晓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mxslgy/12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