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诗人名妓薛涛
据说,薛涛有“诗首”,现存诗仅及五分之一。像这类有关时事政治的作品流传太少,不免使入遗憾。在她的创作中,纵情态意,吐露心声,表达上率直真切,忧喜之情溢于言表。特别是她的赠友遣怀诗,时有可观之处,与其他官廷、闺阁中的女子文学相比,有其独特的风貌和韵味。先请看4首《春望词》:花开不同赏,花落不同悲。欲问相思处,花开花落时。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春愁正断绝,春鸟复哀吟。风花日将老,佳期犹渺渺。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那堪花满枝,翻作两相思。玉箸垂朝镜,春风知不知?这4首春望之诗,抒发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悲叹和对命运的哀伤。明钟惺在《名嫒诗妇》中评曰:“细讽四诗(一作时),觉有望意在,若率然读去,但知其幽恨,不知其怅叹。”其第一首是说,花开了,不能在一起共同去观赏,花落了,也不能一起去为落花而感伤。要问相思在什么时节,正是在那花开花落的地方。找显的句子,细细地道出了年轻的薛涛在感情上的“离恨绵绵”。其第二首是说,采来百草扎一个同心结,把它留给自己的知音。春天的哀怨即将断绝,小鸟又出来悲伤的低声轻吟,真是愁上加愁。在这四句诗中,薛涛用“揽草结同心,将以遗知音”的句子,表达自己对心上思念的人爱恋之情。在旧时,人们用锦带打成的连环回文样式的结子,称作同心结,用来比作男女相爱的象征,薛涛在此仔细地“结同心”,又迫切地要“遗知音”,可见她对自己心目中的男子爱恋至深。其第三首是说,风花雪月大自然的发展变化,使自己日日老将下来,可是和心中的恋人相会的日子却还是渺渺无期。交结的如果不是同心之人,便是白白结了同心草。这四句低低诉说了自己在焦急的盼望中与情人相会无期的寂寥之心和失望的哀怨。“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更是说得悲悲切切。其第四首是说:怎么能忍受那春天里的鲜花开满枝头,相互爱恋的人却在两地相思呢?我那一串串相思的眼泪,每天早晨垂在伴我梳妆的镜子上,春风呵,你是否知道这些呢?这四句诗写得更是悄真意切,薛涛用百花盛开的美好春天来和相恋之人在两地相思作对比,表达了青年女子不尽的哀怨之情,自己流出的一串串眼泪像玉做的筷子一样不断线,每天对着镜子流,自己内心的悲苦,她不去问别人知不知道,却去问那默默无语的春风,虽然没有得到回答,也不需要,却更增添了几分伤感。黄周星在《唐诗快》中评这4首《春望词》曰:“皆以浅近而人情,故妙。”用浅显通俗明了的诗句,言表内心深处的离恨绵绵之情,如此得心应手,一来体现了薛涛不同寻常的文学功底,二来也体现了诗中的用情之真。那么,回想钟惺前面的话,大家也都觉得有“望”意在,而被诗人“望”者又是谁呢?诗中的“离恨”,使薛涛屡言“结同心”、“两相思”,不禁使我们寻绎出,只有是作者心中的所恋,才能消受得起这四首多情的诗歌,那一定是一位才貌出众的翩翩少年。薛涛诗的风格,可以用“精秀雅正”概括。其“雅正”,即“思无邪”。前面那些“颂不媚”的诗句都可以说明这一点,而“清秀”大多都表现在她抒情、咏物、写景之作中。如《月》:“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既写了如钩的弯月,又写了圆圆的满月,通过月亮的变幻,带给人们的是梦幻般的退想和朦胧的思念,读来有一种月光如水的清静之感。像《柳絮》诗,送到你面前的是轻柔、空瀠的感觉,在春的气息中又带着几分深深的哀怨。《秋泉》更是在“长来枕上牵情思,不使愁人半夜眠”的诗句中,引人以深思,为善于想象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从面使它更富有诗意。再如《酬人雨后玩竹》:南天春雨时,那鉴雪籍姿。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薛涛喜爱竹子,更赞美竹了终年青翠、挺然秀美。在诗中,她以竹子刚直虚心和自洁自爱的品格自比,以表白自己在纷繁的社会中自持节操的心态。尾句中一个“奇”字用得特妙,联系诗人的身世,又觉得这“奇”字很有分量。苍老的竹节不论在春雨时还是在雪霜中,都显示着不屈的劲节,也正是她人生的真实写照。在遭词用字方面,最能体现薛涛诗的“工”字所在。如《鸳鴦草》:“绿英满香彻,两两鸳鸯小。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第一句中的“满”字,把充满生命活力的“绿英”写得生机勃勃。“春风摇荡惹人衣”(《柳絮》)中的“惹”字写得形象而生动,又带有顽皮的拟人性格。“柳丝和叶卧清流”(《菱荇沼》)中的“卧”字,不仅使人见到岸边的垂柳,细长的柳丝轻轻地垂着,它尖端的嫩叶还活灵活垸地躺在水面,随着流水飘动着。“峨眉山下水如油”(《乡思》)中的“油”字,把峨眉山下的江水描绘得碧绿如油,别一番美景显现在眼前,使人更思念故乡。俗语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像“他家本是无情物,一向南飞又北飞”(《柳絮》)中的“他家”、“一向”,像“长来枕上牵情思”(《秋泉》)中的“长来”,“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鸳鴦草》)中的“不管”等,这些近似口语词的运用,并不显得浅白,反面使人感到更加平易、亲切,更富有韵味。薛涛诗中双声叠韵及叠字的运用,也是很别致的。像“林梢明淅沥,松径夜凄清”(《风》)中的“淅沥”、“凄清”,即把如雨滴淅沥的黎明之风在林消作声和充满凄清之情的夜晚之风直贯松径的景象描写得相当道真,这除与象征手法的运用有关外,还离不开双声叠韵的运用,这样使诗句读起来既符合诗人的心境,又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像“苍苍劲节奇”(《酬人雨后玩竹》)、“声声似相接”(《蝉》)、“两两鸳鸯小”(《鸳鸯草》)、“开时九九知数,见处双双颉颃”(xiehang)(《咏八十一颗》)、“夕阳沉沉山更绿,声声更是迎郎曲”(《题竹郎庙》)中的“苍苍”、“声声”、“两两”、“九九”、“双双”、“沉沉”等等,把同一字叠起来用,这与诗的语言凝炼并不矛盾,它并不是薛涛字词贫乏的表现,而是诗人作诗的功夫所在。“苍苍”把笑傲霜雪的竹子描绘得更加刚劲挺拔;“声声”把“各在一枝栖”的蝉,想象地聚在一起,一声紧接一声地鸣叫,显得十分热闹;“两两”把鸳鸯草这无情之物,凭自己的想象,溶人人的感情,两两相向的草叶,就像鴛鴦一样成对成双;“九九”,也并不单指节气中的第九个九天,而是为了与下面的“双双”相对,把唐代一种美好的民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jxslgy/11959.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天,吃点甜吧
- 下一篇文章: 古龙小说中10大高手排行榜,你最钦佩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