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2月19日

6时34分05秒

雨水节气

正式到来

绵绵春雨,润泽万物潇潇轻落,草木破土

作为万物复苏

进程中的灵动起笔

雨水降临之时

早春的气息正滋润萌发

04:45

在这个如雨又如水

温柔而坚定的日子

西安发布“一节一物”

年度系列策划

带您寻找千年古都的温润

了解节气与文物

城市与历史的故事

↓↓↓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在屋檐下赏雨听雨,感受万物滋润,是早春的一份舒心与惬意。在我国的古代建筑构建中,与雨水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瓦当。瓦是古人铺在屋顶上,用来遮风挡雨的一种建筑材料,分为板瓦和筒瓦。我们今天讲的瓦当,其作用是能够防水、排水,保护屋檐的椽头和木构屋架的部分不受风雨侵蚀,还能增加建筑的美观。

中国现存发现最早的瓦当来自西周时期,之后每个时期的瓦当因审美不同而存在差异,如西周的素面半瓦、秦汉时期的云纹、汉代的文字瓦当、隋唐的莲花瓦当等等。虽然每个时期的瓦当都各具时代特点,但都没能超越秦汉时期瓦当的纹饰设计以及制作工艺,于是也就有了“秦砖汉瓦”这一说法。

“秦砖汉瓦”泛指

秦汉时期的砖瓦

如今在西安

我们依然能领略当时

砖瓦纹饰设计和制作工艺的

高超与绝妙

↓↓↓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

凤鸟滴水(战国·燕)

这件宫殿建筑用瓦

尺寸37×44×48厘米

整体为一栖息于

板瓦之上的凤鸟形象

凤鸟展翅伸颈

两爪紧紧抓住它背后的板瓦

其身体上的羽毛纹饰清晰可见

造型与工艺相当精美

瓦当在古代建筑中

不仅有遮风挡雨的功能

也有美化檐头的装饰作用

凤鸟滴水的作用就是如此

在保证外观精美的同时

制作上还要保证其管道为中空

才能确保雨水顺利排出

看到这里,您不妨和小布一起想象一下!在两千年前的王城建筑之上,每一个檐头都落有振翅欲飞的凤鸟。风和日丽时,它们惟妙惟肖、精巧精妙;雨水天气时,凤鸟的嘴里会淅淅沥沥地吐出一道道雨帘,亦静亦动、巧夺天工……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

咸况承雨(西汉)

这件瓦当出自

陕西兴平茂陵南豆马村

为茂陵陵邑建筑用瓦

其当面直径18厘米

中心圆突外双线十字格界

每格一字,为篆书体

属汉代辞赋类瓦当

“咸况承雨”寓意

全部承接阳光雨露

或正好遮蔽风雨

其文辞格调高古

类似于汉赋颂辞

据推测,这些四字汉赋瓦当

在当时的宫殿椽头

从右至左顺次使用

或可组成一首完整的汉赋

古朴典雅

形态生动的各类瓦当

体现出古代人们的审美情趣

也展示着中国古代

建筑装饰艺术的隽永魅力

↓↓↓

“四神”瓦当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汉青龙纹瓦当

汉白虎纹瓦当

汉朱雀纹瓦当

汉玄武纹瓦当

“四神”是古代传说中的四方神兽,分别代表天上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星宿。“四神瓦当”为瓦中珍品,这里展示的四神瓦当分别出自西安北郊汉长安城建筑遗址、西安西郊枣园附近王莽九庙建筑遗址、西安周至县东南秦汉故宫长杨宫遗址。其当面纹饰各具特色,刻画细致,生动形象。

“天人合一”瓦当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藏

汉金乌纹瓦当

汉玉兔蟾蜍瓦当

汉益延寿瓦当

这件“天人合一”瓦当是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由“金乌神鸟”“玉兔蟾蜍”“益延寿”三枚瓦当组成,出自汉长安城汉武帝延寿宫遗址。三枚瓦当当面直径均为22厘米,为汉瓦中罕见巨制,其寓意“日月同辉、天人合一、多福长寿益延年”。

(摄影:

浩轩)

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

似乎是一夜之事

东风解冻

冰雪散而为雨润

也就是一夜之事

春雨随风

柳丝含烟更怡人

(摄影:

韦)

千年古都的城市意境

从此开始频繁地映衬在

透明而静谧的雨帘之中

碧瓦朱甍,雨痕深浅

飞檐翅角,水润高低

春天和雨水一样

雨水则和你一样

皆带着满满的爱意

温柔地临近

策划:刘振陈颖丨统筹:左海茹韩东辰陈枫丨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陈克实习生王可心张博文|视频制作:王珊实习生周瑞丰楚惠捷|海报制作:张亚岚|编辑:党美容丨校对:张立丨审核:程渭|责编:王远之部分图片由受访博物馆提供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com/jxslgy/11437.html